温泉设计已超越单纯的功能性空间营造,成为连接自然、技术与人文的综合性艺术。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个性化体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,当代温泉设计呈现出多维融合的创新趋势。
一、核心理念:平衡自然、人文与可持续性
1. 因地制宜的设计哲学
优秀温泉设计首要原则是尊重场地基因。瑞士建筑师彼得·朱姆索尔提出温泉景观四要素:“山、植物、水、石头建筑”。如森之谷温泉中心选址河北承德火山山谷,建筑以错落的塔楼模拟山脉形态,火山岩外墙呼应地质特征,将温泉与森林环境深度融合。而厦门同安翠丰温泉度假村则巧妙利用山地高差,通过阶梯式叠水和闽南石雕,将7米高差转化为流动的景观序列,实现“得景随形”的意境。
2. 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实践
水资源循环系统:山西忻州温泉项目采用梯级利用技术,60℃温泉水经板换系统逐级降温,依次供应生活热水、泡池加热,最终通过水源热泵提取余热,使尾水温度降至12℃回灌,实现“取热不取水”。
能源与材料革新:太阳能与地热能被广泛用于加热和照明,如生物过滤、紫外线消毒技术减少化学品使用。福州国仕府温泉会馆采用CLT正交胶合木等低碳材料,构件工厂预制后现场装配,缩短工期并减少施工污染。
二、空间与体验:从功能到情感共鸣
1. 场景化体验设计
动态感官序列:茗汤温泉度假村构建“听觉-视觉-触觉”三重体验链:水声与鸟鸣、雾气弥漫的水景、花香与温泉水触感交织。
私密与开放并存:森之谷通过8个塔楼与玻璃盒子的穿插,形成私密泡池与公共植物景观的对比。塔内大景窗引入四季景致,连廊则营造树梢漫步的意境。
2. 文化叙事的当代转译
福州国仕府温泉会馆以侘寂美学重构东方精神:木格栅分割光影,折线屋顶突破传统四坡顶形制,以“空无一物”之境传递禅意。长白山天池温泉则融入朝鲜族文化,通过材质符号与空间仪式感强化地域认同。
三、技术突破:节能与舒适的系统创新
1. 热能高效利用体系
山西忻州项目采用热驱动溶液除湿热泵,以地热水驱动再生,较传统冷冻除湿节能30%以上。其水源热泵系统从51℃温泉水中提取热量,输出60℃热媒加热泡池,每台机组制热量达1220kW。系统年节约电费30万元、水费138万元,经济效益显著。
2. 微气候适应性设计
茗汤度假村通过地形塑造调节气候:北侧堆土成山阻挡冬季寒风,南侧开敞地形引导夏季东南风进入。同安翠丰温泉的餐饮区利用原始凹地建造恒温泳池,结合木平台与棕榈科植物,形成亚热带微气候空间。
四、人文关怀:从群体需求到文化传承
1. 全龄化体验设计
遵循“因人而异”原则:
活力体验:为年轻人设计戏水滑梯与动态水疗池(如冰岛蓝湖的火山泥浴)
康养聚焦:中药五行泡汤区结合四季养生原理,以不同药材和水色服务中老年人
家庭互动:汀溪温泉的亲子乐园设置浅水池与互动装置
2.在地文化再生
同安翠丰温泉以闽南古厝为原型,运用条石小品、瓦罐叠水再现村落记忆;日本温泉度假村则通过露天风吕与季节仪式(如雪见温泉),强化自然崇拜的文化基因。
公司主营业务:
温泉度假酒店(村)、旅游景区规划设计、建造、共营;
温泉水处理设备、温泉系统设备、温泉加热恒温设备研发制造;
儿童主题乐园、综合旅游景区、休闲公园、湿地景观规划设计、施工图设计;
乡村旅游、美丽乡村、休闲农业、生态农庄规划设计; 特色民俗村镇、古村落保护性规划设计。
24小时直线:156 2185 8088 13306166441 (南京)
恒易源温泉科技公司坐落于泉城济南,根据碳14测定济南泉水水龄为23500年至46000年。济南除了拥有丰富的泉水资源,还蕴藏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温泉地热资源,素有南冷泉(饮用)北热泉(沐浴)之美誉。
济南于2014年荣获“中国温泉之都”称号。公司专注于温泉设备、特色温泉汤浴、温泉水处理设备、SPA水疗等设备的研发制造,提供温泉(冷泉)系统化解决方案。公司分别在济南商河和江苏宜兴设有研发制造基地。